訂婚習俗參考
「婚禮」是中華民族重要習俗,一向被認為是夫婦之道、人倫之始、祖宗血脈的延續,所以男婚女嫁是個人的終身大事也是上承祖先香煙、下續子孫瓜瓞的關鍵。
男子結婚稱為「小登科」,女子結婚稱為「及笄禮」。從男女到夫婦,其間便需經過一道合法的婚姻禮俗,然後始被大眾認可。
【白虎通】:「嫁者,家也(嫁表示女子從此有了家),娶者,取也(娶表示男方把女子取到自己家裡來)」,所以嫁娶為婚姻的兩面,對女方而言為嫁,對男方而言為娶。
【說文】:「歸,女嫁也(出嫁的女子以男家為家)」,所以古代女子出嫁又稱歸。
樂芙婚顧 – 台北/台中/高雄最推薦的婚禮顧問。樂芙婚顧以「專業定制婚禮管家」自許,提供海外婚禮統籌、婚禮攝影、婚紗攝影/錄影、會場佈置 等服務。
我們的強項囊括海外婚禮、旅拍、台灣本地傳統婚禮(定迎娶儀式、習俗溝通、婚宴統籌規劃)、海外教堂婚禮婚紗專家(沖繩/北海道/大阪/峇里島/關島/英國倫敦/中國/長灘島等)、個性婚紗拍攝等。樂芙國際認證攝影團隊不斷的嘗試與創新,只為了給每一對新人擁有專屬且獨一無二的婚紗照。
- 於營業時間中撥打預約專線02-23711037,將有專人為您服務。
- 使用Wechat – lisachang5858
- Line APP,加入 @loveuwedding (不要忘記加上“@” 哦!)
- 或填寫官網線上表單,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回覆留言。
傳統婚俗講究儀節禮數,凡事必須依同姓不婚、門當戶對、明媒正娶,合乎六禮的步驟進行,十分注重吉利、慎始,以臻圓滿的結合。
依古禮結婚有所謂的六禮,民間傳統婚嫁大禮中的六禮程序是:
1.納釆(議婚、提親、說親)
2.問名(討年生、問八字)
3.納吉(小定、過定)
4.納徵又稱納敝、納成(大定、行聘、完聘)
5.請期(送日頭、送日子、乞日)
6.親迎(迎親)
這種古禮到了南宋,六禮併為三禮,依序是納釆、納徵、迎親。
到了清代又簡化為二禮,只有納徵與迎親。
近年來社會結構改變,一切講究「新、速、實、簡」,將婚禮簡化為訂婚、結婚兩個步驟,以合乎現代需要。
但婚姻乃正家之始,古往今來,人們都把婚姻締結當作一件大事,準新人對婚禮習俗如能先有認識,婚禮準備事前有周詳的計劃安排,相信必能輕鬆的面對婚禮,順利愉快的完成終身大事。
訂婚篇
傳統訂婚行聘禮品 訂婚當天,傳統的台灣禮俗「行聘禮品」,無論採用「大聘禮」、「小聘禮」或以「米香」做禮餅,除了用禮餅為行聘的主要禮品外,還採用其他禮品來配合以示隆重
一般禮品
- 熟牲禮:童子雞 (即將生蛋而尚未生蛋的小母雞) 一隻、魚一條、肉一塊及米酒一罈,寓有起 家、誡示婦德、室家吉祥、期作賢妻良母之意。
- 四色糖:桔餅、冬瓜糖、冰糖、糖果,象徵甜甜蜜蜜、白頭偕老、無限幸福之意。
- 香炮燭金:香(無骨透腳青),炮(大鞭炮和大火炮),燭(龍鳳成對喜燭),用來敬告祖先、互相祝福、吉祥平安、增添喜氣、兩家聯親、事業興振之意。
- 斗二米:男方準備十二斤糯米、三斤二兩砂糖,送給女方做紅湯圓的材料,有團團圓圓、美 美滿滿之意。
- 麵線:象徵兩姓聯姻,美滿姻緣一線牽、福澤綿長、子孫幸福無涯之意。
福圓:即龍眼乾、桂圓,用來祝福子孫興旺,含有龍的傳人、圓滿多福、代代相傳、生生不 息之意。
- 上頭布:乃男女雙方互贈的禮品,男方備有六禮,女方回報十二至十六種,所選之禮品均為日常生活之所需,寓有全福全壽、吉祥喜慶之意。
- 特別禮品半豬:生豬肉半隻或洋火腿(十八或三十六條),表示豐碩誠懇的敬意。
- 生雞:閹雞六隻,表示婚姻基礎永固、內外一片祥和蓬勃之氣。
- 鮮魚:名貴鮮魚六條,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餘。
- 好酒:二十四瓶,表示一年二十四節氣都平平安安、愛情濃郁。
- 麵線:表示福澤綿長之意。
|
共同禮品:
- 大訂用:傳統行聘用「金錢」為重禮,通常選用新鈔票以紅紙圈起,男方送女方之禮品:衣料、皮包、鞋子、腰帶、手錶、手鐲、耳環、頭飾、化妝品、被褥、頭巾、絲襪、茶具、針線盒….等,女方送男方之禮品:皮鞋、皮帶、皮夾、領帶、衣料(西裝)、襪子、手錶、袖扣、領帶夾、刮鬍刀、帽子、襯衫….等。
- 小訂用:選用新鈔票以紅紙圈起,金額較大訂少。
- 金飾:金戒指、金手鐲、金項鍊或鑽石項鍊、鑽戒….等。 現代訂婚行聘禮品
|
男方應備辦的禮品
- 聘金
- 金飾(戒指、手鐲、項鍊等)及手錶
- 禮餅
- 四色糖(桔餅、冬瓜糖、冰糖、糖果)、茶葉、龍鳳燭一對、排香一對、祖紙一對、龍鳳炮一對
- 酒水牲禮(酒一瓶、洗手雞一隻)
- 斗二米、福圓、糖仔路、伴頭花一盒、半豬(或洋火腿十八、三十六條)、麵線六束、好酒二十四瓶
- 饋贈女方之禮品(衣料、皮包、皮鞋….等)
- 酒席禮(壓桌禮)
- 媒人禮
|
依地方禮俗可另備:
- 廚儀:廚師禮
- 端儀:端菜服務禮
- 盥洗儀:端臉盆水禮
- 攜儀:迎送接待禮
- 簪儀:化粧禮 捧茶儀
- 哺儀:答謝從小養育之恩
- 轎儀:請新娘上車轎之禮
- 阿婆菜:雞一隻、豬肉一塊、魷魚一條 女方應備辦的禮品
- 抬禮品禮:幫女方抬男方行聘禮品者的紅包禮
|
甜茶
- 甜湯圓、點心
- 招待男方賓客的酒席
- 五穀種子、生炭、燈芯、棉、袋仔絲、紅糖、鉛錢、鉛粉、肚圍
- 石榴、桂花盆栽各一盆
- 回贈男方的禮品(皮鞋、皮帶、皮夾….等)
- 媒人禮
|
訂婚程序
通常「訂婚」著重女方的禮俗,「結婚」著重男方的禮俗,現代大多由男女雙方協商合意即可。以下為一般禮俗,可視實際需要或地方習俗,酌情增加或省略。
- 訂婚當天,男方將「行聘禮品」以二、六或十二個紅木盒裝盛,人數六、十或十二人,於車隊裝載完畢後,鳴炮出發赴女方家。
- 男方車隊至女方家前約一百公尺處鳴炮,女方亦鳴炮回應。
- 媒人先行下車,其餘接著陸續下車,準新郎最後,由女方幼輩(男)開車門請出並端洗臉水讓準新郎洗手、擦臉,準新郎給該幼輩紅包禮。
- 男方人員將行聘禮品(紅木盒)交與女方抬禮品人員。
- 男方親友依序進入女方家。
- 女方長輩招呼男方親友依長幼入座,準新郎居末座。
- 坐定後,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,先介紹男方親友給女方(準新郎最後介紹),再介紹女方親友給男方。
- 禮品陳列就緒後,媒人居中將大小聘、金飾、禮品點交予女方家長。
- 女方親友將禮品收好,並在神案桌上陳列祭品,準備祭拜女方祖先。
- 準新娘雙手捧茶盤(上置甜茶若干杯,視男方人數而定),由好命(有福氣)的婦人(或女方女長輩)攙扶出堂,向男方親友(由長而幼,準新郎最後)一一敬茶後退堂,(出堂和退堂時向男方親友一鞠躬)。
- 男方親友將甜茶喝完,並將紅包置入杯中。
- 準新娘出堂收茶杯(過程和敬茶同)。
- 奉茶完畢,接著進行「戴訂婚戒指」(掛手指);將金、銅戒指以紅線相繫,取夫婦同體同心之意或以鑽戒代替。 女方準備高椅、矮椅各一張。 準新娘入座,臉朝客廳大門,向外而坐,兩腳踏在矮椅上。 準新郎站在準新娘右邊,面對準新娘。 準新娘伸出右手,準新郎右手拿戒指,套入準新娘右手中指(套入前應配合拍照者)。 準新郎伸出左手,準新娘右手拿戒指,套入準新郎左手中指(套入前應配合拍照者)。 準新郎將紅包禮交給準新娘。
- 戴完訂婚戒指後「改換稱呼」,媒人帶著準新郎,對女方之長輩、父母、親友依序改口,一一稱呼過一次,準新娘對男方之長輩、父母、親友依序改口,一一稱呼過一次。
- 請準新娘之母舅「點燭燃香」,女方要給母舅點燭禮。
- 女方父母及準新人祭拜祖先。
- 女方將行聘禮品退還部份,連同回贈禮品裝入紅木盒,交給男方親友裝載上車。
- 訂婚儀式完畢,女方端出湯圓或點心招待男方親友,之後在家備席招待男方或轉赴餐廳宴客。
- 用餐畢,男方家長給壓桌禮,並離席準備返家。女方幼輩捧洗臉水(內放毛巾)給男方親友洗手。
- 「送客不相辭」即男女雙方不要說「再見」,以免發生枝節或有再婚之虞。跨門檻時亦不可踢到門檻。
- 女方將訂婚喜餅分贈親朋好友,作為訂婚喜訊之通知。
|
資料來源: http://live.ok123.com.tw/b9.htm